能。
1、都帶有ExpressCard擴展卡接口。這個接口可以提供較高的傳輸速率,其信號就是原生PCIExpress。目前一些外設廠商開始生產一些ExpressCard適配器。
2、可以利用筆記本上的ExpressCard接口,將其擴展為一個標準的臺式機PCIExpress接口。因此只要有這個適配器,就可以為筆記本加裝額外的獨立顯卡。
3、筆記本W520采用的是Sandybridge的平臺,PCI-EXPRESS接口符合PCI-E2.0的標準,理論上能夠提供1GB/S的帶寬,是1.0標準的2倍。
筆記本外接顯卡并不是最近才興起的擴展方式,早在2008年就有廠商推出過專為筆記本設計的外置顯卡擴展塢。
1、索尼的接駁方式像是華碩和技嘉方案的結合體,索尼將一塊配備了AMDHD6550M獨顯、藍光光驅、多種I/O接口的盒子通過LightPeak,也就是雷電接口與筆記本相連。至少在傳輸速度方面,雷電接口比筆記本中的miniPCI-E接口更快。
2、Alienware的顯卡擴展塢在外觀方面依然是外星人慣用的狂野設計,全黑的棱角機身,前端可變換色彩的外星人LOGO。擴展塢內置了一塊460W的標準ATX電源,通過專用的連接線與Alienware13相連。
3、這個顯卡擴展塢可以插入所有標準的公版獨立顯卡,雖然在我們的測試中它意外支持了一張非公版顯卡,但戴爾的客服人員表示理論上它只支持公版顯卡,這一點多少有些不便。
筆記本安裝獨立顯卡有兩種方式:
1.內有筆記本獨立顯卡用的MXM接口,可以更換獨立顯卡,但是需要注意主板供電是否足夠,散熱模組是否能壓得??;
2.筆記本帶有標準X4速度的雷電接口,這種可以通過購買外置顯卡拓展塢的方式外接顯卡,一般一個顯卡拓展塢+1070顯卡的價格在7000左右
3.既沒有MXM接口也沒有雷電接口,那你還是換電腦吧
有的能換,有的不能換。
不能換的原因:
市面上流行的筆記本電腦大部分是不能換顯卡的,如果你拆開過筆記本你就會知道,在筆記本主板上一般只有cpu和內存是以插槽形式插在筆記本主板上的,其他的基本都是以芯片形式焊接在主板上的,硬盤,光驅基本是數據線的形式和主板連接,這樣就增加了顯卡更換的難度,你想,如果你更換顯卡,首先你要保證你更換的顯卡芯片的陣腳和現在的一樣,其次要保證你的主板支持最新的顯卡,還有就是你的找個焊接技術過關的人幫你更換。你想想這么多問題,一般人是不會去更換顯卡的,當然如果你是發(fā)燒友那對你來說,沒有什么不可能。呵呵。如果你的顯卡是集成顯卡那更換難度會更大,因為可能顯卡芯片和一些其他功能的芯片在一起。
能換原因分析:
現在有的筆記本電腦有MXM接口,可以更換顯卡的,這個就不多說了和內存一樣了,關于MXM接口的相關技術和說明大家可以百度下進行詳細了解。
確定自己筆記本顯卡能否更換的方法:
1、翻出你購買筆記本時隨機帶的說明書,看看有沒有關于顯卡的說明或許你能找到答案。
2、大個電話給你筆記本廠商的售后,進行咨詢,在咨詢時一定要知道你筆記本電腦的型號。
3、如果你電腦知識豐富的話,可以把電腦拆開自己驗證下,看看能不能升級。
總之根據上面的說明你是不是已經找到筆記本顯卡能換嗎?的答案了,其實現在筆記本電腦價格越來越便宜,在升級顯卡的同時,你也可以考慮更換筆記本。
筆記本無法內置獨立顯卡的。
加裝獨立顯卡注意事項:
1、在做這些操作之前一定要將主機電源線拔掉,不要帶電操作。
2、防止靜電,尤其是在冬天,穿著羊毛衫等類衣物會產生靜電,安裝之前先摸摸鐵質物品去掉靜電。
3、顯卡要插牢固,但切記不可用力過猛,不然會對主板造成傷害。
4、固定顯卡的螺絲必須要擰上,這樣在機箱站立的情況下不會使顯卡松動。
擴展資料:
獨立顯卡是將顯示芯片及相關器件制作成一個獨立于電腦主板的板卡,成為專業(yè)的圖像處理硬件設備。
獨立顯卡性能遠比板載顯卡優(yōu)越可用于一般性的工作,還具有完善的2D效果和很強的3D水平,因此常應用于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應用于臺式機的獨立顯卡的接口形式為AGP和PCI-E,應用于筆記本電腦的獨立顯卡按接口形式可以分為nVidia公司開發(fā)的MXM接口獨立顯卡和ATI公司開發(fā)的AXOM接口獨立顯卡。
筆記本加裝獨立顯卡不建議自己加
目前大部分的筆記本電腦的獨立顯卡都是集成在主板上的;
由于涉及到的焊接點很多,很容易操作不當導致顯卡短路損壞等,因此顯卡的芯片是被焊接到主板上的,一般是不能更換的;
只有采用MXM插槽規(guī)格顯卡的筆記本的顯卡才能換;
筆記本獨顯能升級,部分可以換,但是會很麻煩;
獨顯都是BGA在主板上的,更換的成本比較高,且程序復雜,更換之后容易出現兼容不好的問題;
所以筆記本電腦不建議自己去操作更換獨立顯卡,如操作不當會直接導致電腦的損壞。
本文分類:科技
瀏覽次數:1210次瀏覽
發(fā)布日期:2023-04-10 11:42:16
本文鏈接:http://www.tbamed.com/net/599acbc1630c11ec52b5489622f37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