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頻不同
1、內存1333:內存條的主頻是1333MHz。
2、內存1600:內存條的主頻是1600MHz。
二、運行速度不同
1、內存1333:運行速度要小于1600的內存條。
2、內存1600:運行速度要大于1333的內存條。
擴展資料
內存主頻和CPU主頻一樣,習慣上被用來表示內存的速度,代表著該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內存主頻是以MHz(兆赫)為單位來計量的。
內存主頻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內存所能達到的速度越快。內存主頻決定著該內存最高能在什么樣的頻率正常工作。市場上較為主流的是2400MHz的DDR4內存。
計算機系統(tǒng)的時鐘速度是以頻率來衡量的。晶體振蕩器控制著時鐘速度,在石英晶片上加上電壓,其就以正弦波的形式震動起來,這一震動可以通過晶片的形變和大小記錄下來。
晶體的震動以正弦調和變化的電流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一變化的電流就是時鐘信號。而內存本身并不具備晶體振蕩器,因此內存工作時的時鐘信號是由主板芯片組的北橋或直接由主板的時鐘發(fā)生器提供的,也就是說內存無法決定自身的工作頻率,其實際工作頻率是由主板來決定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內存主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內存
1333和1600內存條有以下區(qū)別:
1、1600內存與1333內存相比,在頻率高出267MHz,而在帶寬上則要多出20%,在速度上要快8%左右。
2、從工作模式上來看,1600內存比1333內存更加成熟完善。
3、1600內存和1333內存帶寬不同,因此速度不同。
因為這兩種內存條都是DDR3,所以是可以混用的,但是混用情況下1600內存的頻率會降至1333MHz。
擴展資料
內存混用的注意事項:
1、不可將不同類型的內存混插
不同類型的內存的工作電壓存在較大的差異,而這個值遠遠高于內存本身的承受能力,而且不同類型的內存電氣接口也大不相同,所以不可將不同類型的內存進行混插。
即使主板上提供了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型的內存插槽,除非主板擁有特殊設置項,如果將不同類型的內存混插,由于電壓等多種因素的存在,可能會縮短內存的使用壽命,甚至導致內存的燒毀。這也就是一般情況下EDO~SDRAM不能在同一主板上同時使用的原因。
2、不將同類型不同電壓的內存進行混插
即使是SDRAM也有3.5V、3.3V之分,如果將這兩種不同電壓的內存混插,不僅會造成計算機不穩(wěn)定現象的出現,而且會加速低電壓內存的老化甚至是燒毀。
3、注意內存負載
任何主板芯片組都對DIMM內存插槽(或是其他形式的內存插槽)進行最大輸出功率的限制,這也就是同時使用多根雙面內存將所有內存插槽插滿,而內存總容量并沒有達到主板芯片組所支持的內存上線時,計算機無法識別內存總容量,甚至是無法開啟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進行內存混插時,如果出現內存插槽插滿的情況,其中一根至少應該使用單面內存條。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內存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內存頻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海盜船8GBDDR31600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海盜船8GBDDR31333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內存條
內存條1333和1600都是DDR3內存,兩者主要區(qū)別是頻率、傳輸效率上。
1、頻率不同,前者等效頻率1333MHz,后者等效頻率1600MHz。
2、傳輸效率方面,工作頻率更高,內存的傳輸效率更高,但內存條1600和1333頻率相差267Mhz,日常使用中數據運載量相差并不是很大。
內存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外存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
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操作系統(tǒng)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從內存調到CPU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后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wěn)定運行。
內存條是由內存芯片、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內存又稱主存,是CPU能直接尋址的存儲空間,由半導體器件制成。內存的特點是存取速率快。內存是電腦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于外存而言的。
本文分類:科技
瀏覽次數:1014次瀏覽
發(fā)布日期:2023-04-25 12:09:32
本文鏈接:http://www.tbamed.com/net/37063f6cbf7b0a4b3782453bb9b83ec9.html